新闻动态   News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专题报道

喷泉艺术探索 配曲解析——留白天地宽

2016-11-11 13:56:12      点击:
 喷泉借鉴的艺术类型非常广泛,为了便于研究和喷泉艺术探索,先从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研究。在喷泉布局和音乐喷泉配曲的时候,我总会提醒自己注意中国书画艺术中的一句格言,‘留白天地宽’,这是绘画创作中常用的技巧,要给观赏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,从而给人以更大的美感,使得意境更高远。其实岂止书画,古典园林、诗歌、文学、音乐等艺术也无不如此,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大师无不精于‘留白’。
    我们以中唐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为例说明,诗中有大段的对于音乐的描写,其中有这样一段,‘转轴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先有情。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轻拢慢捻抹复挑,初为霓裳后六幺。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间关莺语花底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。冰泉冷涩弦凝绝,凝绝不通声渐歇。别有幽愁暗恨生,此时无声胜有声。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鸣。曲终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如裂帛。东船西舫悄无言,惟见江心秋月白。’我们研究这段诗,看能否对我们喷泉艺术的研究有所启发。
    诗人首先描绘了演奏者演奏时的姿态和神态,‘似诉平生不得志’一句暗示了这首音乐的基本情感,‘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’如果用喷泉语言来表现,可用高且粗壮的水柱,通过规律性不强的剧烈起伏和旋转来表现,用低水柱轻微且有规律的起伏和旋转来表现小弦,两种水型同时表演,并形成鲜明对比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,喷泉人的感受是很深的。
    接着诗中用‘滑’和‘涩’两个形容词来表现音乐旋律的变化,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。滑在喷泉配曲者眼中可以理解为组合水型的光滑,也可以理解为水型变化时旋律的规律性,喷泉配曲中也提倡水型的光滑,这样的水型赏心悦目。但‘涩’确实把配曲者难住了,汉语里苦涩、晦涩、干涩等都是不好的意思,在喷泉表达上可以理解为不流畅,而不流畅却是配曲者一直努力回避的。结合后文我们知道,琵琶演奏者表达的精神世界恰恰就处于一种强烈的反差和矛盾中,忠于音乐是喷泉配曲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则,音乐,尤其古典音乐,无论东方西方都不回避痛苦的主题。接着音乐的情绪进入到了一个痛苦的阶段,声音渐渐低沉,继而没了声音。
    诗人对此的感受是‘此时无声胜有声’,这是音乐留白最高境界,也是最好的注释。此时的无声既给听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,也是为接下来的音乐发展酝酿感情。如果我用喷泉来表现这一段,不会让水池完全沉寂,我会让水柱在很低的高度做缓慢的起伏,为音乐高潮的来临蓄势。诗人对接下来的音乐变化毫无心理准备,在戏剧艺术中对这种变化称之为‘戏剧性’。接着是一段非常激烈的音乐,银瓶乍破,铁骑突出,这表现出音乐发展的突然性和戏剧性,也应验了鲁迅先生在《纪念刘和珍君》中的那句名言,‘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’。如果用喷泉配曲来表现这样一段音乐,水型也当是突然爆发式的,用强烈反差的组合水型,通过急剧的跑动变化来表现。
   正当诗人对接下来的音乐充满期待时,等到的却是‘曲终收拨当心画,四弦一声如裂帛’。高潮的启动非常突然,结尾亦然。此时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这样一副画卷,琵琶弹奏完毕,诗人面对月光下茫茫江水,仍如痴如醉的沉浸于音乐之中。作者没有对琵琶曲做任何直接评价,而是写自己凝望着茫茫江水,许久才意识到‘东船西舫悄无言’。此处再一次展现出‘留白’的妙用。中国艺术中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,在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读到诗中有音乐,音乐中也有诗。在这短短十几句诗中,诗人将听觉、视觉、触觉等感觉相互沟通、交错、转换,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。诗歌到此暂告一段落,诗中的意境仍令人回味无穷。这种表现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在喷泉配曲中借鉴,尤其在用喷泉表现中国古典音乐时。
    这首曲子不符合我们习惯的音乐语言方式,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他很美,也很真实。试问我们自己,有几个人的命运是按部就班发展的呢?从这点上看,他们对艺术的态度比今人更真诚。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,什么样的内容就选择怎样的表达形式。如果内容本身就如此,那我们的表达方式也该同样。虽然中国古典音乐目前在喷泉配曲中很少见,金子总会发光,只需等到他发光的时候。我认为不远的将来,或者此时此刻正有人正思考着如何用喷泉来表现中国古典音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