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   News
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专题报道

水生植物四季变化应用

2016-9-23 14:35:58      点击:
景观水区分为远水区、近水区、亲水区和水中区,由于水生植物的亲水程度不同,各个区域随着四季变化水生植物也有不同的应用。

  1、远水区的植物四季变化及其应用


  远水区是距离水边3m左右的区域,主要的水生植物有芦苇、莎草、水杉等湿生植物,湿生植物是指在潮湿环境中能够适应的一类植物。根据资料表明,夏季降水量最多,冬季降水量最少,也就是说在夏季远水区的水生植物存活率大,冬季远水区的水生植物枯萎率高。


  2、近水区的水生植物四季变化及其应用


  近水区是距离水边2m左右,与远水区类似,水生植物主要是湿生植物。植物应选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,还应具备一定的去污能力,有利于水体自净的效果。另外,应尽量保护野生的水生植物,通过挖掘引种能起到显着的效果。为了组成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,可以增加近水区的生物多样性,比如增加生长在近水区的一些小鱼,小虾等或是微生物,使各种生物稳定持续的发展。


  3、亲水区的水生植物的四季变化及应用


  对于水生环境恶化,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下,充分利用植物“天然净化器”的功用,不但能丰富亲水区景观,同时能够改善水质,减少污染。亲水区的驳岸往往采用浆砌石等,这样容易造成因缺少滨水生态因素而引发水质的变差。在配置亲水区的水生植物时,一方面要在品种的选择上能够适应区域环境的变化,使景观效果和水质净化能够同时达到目标;另一方面也要讲究景观效果的原则。在配置水生植物时,应注意植物的色彩、线条和姿态等多方面因素。


  4、水中区的四季植物四季变化和应用


  水中区的水生植物种类品种较多,包括沉水植物、挺水植物、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等。在不同的水中区的水生植物的配置应用不同:配置宽阔水域的水生植物时,要注意远观问题。即:在面积较大的宽阔水域中,更重要的是注意整体效果,注重在整片水域中所带给人的观赏效果,所以要在群体景观上有着重考虑,同时也不能忽视植物的个体效果。相反,配置面积较小的地方水生植物时,对植物的单个形态把握要求较高。